小时候,皖北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猪,养猪网每家养1-2头,从年头喂到年尾,或卖猪过年,或杀年猪过年,可以说,那时农家养的猪,绝对是年味的一种,等炊烟升起,锅内猪肉炖出的香味儿,半个村子的人都能闻到。
而现在的农村人,基本上都不喂猪了,一是没时间喂猪,二是农家小院里也早已没了猪圈的位置,而猪肉,虽然特别容易炖熟,但无论如何也炖不出以往那种味道了。
你知道吗?当前大家在市场上见到的猪,绝大多数都是“洋猪”,大家吃到的猪肉,几乎也都是“洋猪肉”,这并不是说我们养殖的猪或者猪肉都是直接从外国进口而来的,而是从种猪到母猪,和高端蔬菜种子一样,几乎都被进口猪所替代。
这也不是危言耸听,而是一件千真万确的事实。
据安徽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庆刚介绍,当前我国生猪养殖业主要为进口品种,其中长白猪,大白猪,杜洛克猪三个进口品种在我国的市场占有率达到90%以上。
进口猪的最大的三个特点:
一、生长快
只需三个月就能出栏,这对养殖户来说是个致命的,有了这样快速出栏的品种,谁还会去养生长极慢(生长期通常为一年)的土猪呢?
以最小的成本,获取最大化的收益,这是当前养殖业所追求的核心价值,问题很尖锐,现实很残酷,真正坚持养殖本土猪的养殖户,由于养殖成本高,猪肉价格也高,因此消费群体相对就小很多,如没有固定的销售渠道,一般人是不敢涉足的。
二、瘦肉多
小时候农村养的土猪,肥肉特别多,大家都是拿肥肉中国养猪业炼猪油吃,那时候猪肉在农村很普及,植物油所占份额极其微小,而现在的猪肉,肥肉已经很少见了,很多农村吃猪油的习惯,也完全被各种植物油给替代了。
三、品种优势
一个品种出现退化后,立即就会有新的品种补充进来,因为大家都知道, 新品种势必比老品种更具有优势,单从品种更替这方面,就足以让养殖户高枕无忧了。
养殖户可以高枕无忧,但消费者可不这么想,有人认为,如今我们的生猪养殖市场过于依赖进口,从而把我国本土猪给逼到一个死角,到时候万一被卡了脖子,大家吃猪肉就成了问题,想想是不是很可怕呢?
我国本土猪生长慢是个现实,去年去皖南出差,那里有种黑毛猪,就属于本土猪的一种,生长10个月以上才能出栏,做出来的肉特别香,不过价格也比普通猪肉贵了40-50%,对于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,肯定乐意消费这种肉,但对普通的家庭,以及饭店、食堂等,速成猪肉则是首选。
本土猪虽然有养殖周期长、脂肪高、瘦肉率低,而“洋猪”则无间隙地弥补了这些缺点,这也是本土猪日渐式微的主要原因,这也导致国内一些比较有名气的本土猪惨遭淘汰。
据餐饮业的朋友讲,传统名菜东坡肘子,之所以现在吃不出以前的味道了,主要是因为传统原料是来自浙江金华的本土猪“两头乌”,因为过于稀有,如今的东坡肘子,几乎都是普通猪肉所制。
过度依赖进口猪肉,这无异于温水煮青蛙,现状感觉很爽,但就长久来看,不但会毁掉很多传统美食,还容易遭受外企“卡脖子”现象,受制于人的滋味儿可不好受,而我国的科研企业,也在“进口猪”的巨大优势下,缺少足够多的应对之法。
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,2020年我国生猪产量4113万吨,占比为53.8%,遥遥领先于牛羊肉及禽肉产量,在我国肉类消费排行中高居第一。
即便2020年猪肉遭遇涨价潮,猪肉消费量略有下降,依然没有肉类能够撼动猪肉的位置,由此可见,如此重要的肉类,来源要依赖进口,颇有让人牵着鼻子走也不敢反抗的意味,所以,我们的相关科研单位或企业,真的要加油了哦,在传统本土猪的基础上,研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品种,只有自己强大了,左右市场的就不可能再是别人。